发布时间:2024-12-19 浏览次数:10
在祖国的广袤西部,有这样一群年轻人
他们怀揣梦想,扎根这片希望的土地
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
今天,让我们走进一位师范生的故事
感受她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
人物介绍
陈思颖,22岁,中共党员,2024年毕业于welcome888集团汉语言文学(师范)专业。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、宣传委员,获浙江省第十一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词讲解竞赛三等奖、师范生技能大赛全能赛二等奖、学科竞赛奖学金、院优秀学生干部、体美劳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。
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近年来,随着西部开发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响应国家号召,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。而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我,2024年从888集团官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选择来到西藏,成为那曲市索县的一名中学老师。
01从西部来,到西部去
初心。我出生在祖国的西部——云南。四年前,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,我来到浙江求学。四年的学习与教育实习经历,让我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,也逐渐意识到东西部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。相较于东部地区,西部地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仍然处于全国落后水平。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,在推动西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,教育发挥着基础性、先导性的作用。而在我的家乡,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住校,一个乡村教师要兼顾多个年级、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。教师教育资源的严重缺失,让“西部教育振兴”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。我想,如果有机会,我希望能为“促进教育公平,提升西部地区教育质量水平”贡献自己的力量,帮助更多和我一样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,去看看更远的地方。
决心。这个机会很快便到来了。在家备考的一个下午,我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,得知了西藏的专项招聘考试。在简单了解情况后,面对高寒、缺氧的自然环境,我内心有些忐忑不安,要放弃吗?但我想,总要去试一试!于是,我决定给自己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,当天便提交了报名表。然而,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,身边亲戚朋友们反对的声音持续不断,爸爸妈妈尽管十分尊重我的决定,却也还是会在一声声劝阻中流露出担心。我甚至在通过体检后才敢告诉从小带我长大的奶奶。意想不到的是,本以为会反对的奶奶却只是语重心长地嘱咐我:“到那边更要好好照顾自己,遇到困难不要想着逃避,要当一名有耐心、负责任的好老师”。尽管这一路有诸多阻碍,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使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:不负理想信念,到西藏去教书!
02 心之所向,无问东西
恒心。在培训期间,我学习了藏语,切实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善良淳朴,也认识到了当前地区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。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,不仅要突破“物质贫困”的重围,更需跨越“精神贫困”的难关。在这一过程中,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它不仅是打破知识贫困、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,更是塑造积极价值观、激发内在潜能的关键途径。然而,“教育振兴”不在一朝一夕,需要一代代人十年如一日的耕耘。在这场充满挑战的长跑中,身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,我深感自己任重而道远。
信心。步入雪域高原,从事教育工作,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族团结贡献力量,我的心中满怀希望。在教学实践中,我切实感受到了高原地区孩子教育的特殊性。这里的孩子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,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,有着质朴纯粹的心灵和对知识炽热的渴望。然而,由于地域文化差异,汉语言教学推进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学生起步较晚,基础薄弱,发音问题一度让我陷入交流的困境,这也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因材施教的意义与价值。于是,我转变课堂策略,调整教学定位,将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点,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。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耐心辅导基础薄弱的孩子。我惊喜地发现,孩子们一旦理解了知识要点,便会如获至宝,眼神中闪烁着光芒,那份对知识的敬重与珍惜令人动容。课外,我也常常与他们聊天,倾听他们分享的文化故事,交流内心的想法。在这里,每一堂课都是心灵的交流,每一次互动都是文化的交融。我清楚,未来必然会遇到诸多未知的困难,自己也时常为将来的不确定而感到忧虑和害怕,但我不会退缩。一声“老师”,便是一份责任。我想在这片雪域高原上,以渺小的一份力量,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天空。
或许是青春的感召,或许是理想的炽热,一批又一批青年人高喊着“到西部去!”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只要心怀梦想,勇于奋斗,青春便无问西东,岁月自成芳华。